0

文言文 异经典20篇

学好初中语文文言文的方法有哪些的呢?小伙伴们可有了解过?不妨一起来关注下吧。那么,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文言文 异,希望您能喜欢!

浏览

3300

文章

1000

篇1:语文文言文翻译——《过零丁洋》

全文共 1036 字

+ 加入清单

【译文一】

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,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周星。

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,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。

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,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。

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,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。

【译文二】

我一生的辛苦遭遇,都开始于一部儒家经书;从率领义军抗击元兵以来,经过了整整四年的困苦岁月。

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敌人的侵略下支离破碎,就像狂风吹卷着柳絮零落飘散;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动荡不安,就像暴雨打击下的浮萍颠簸浮沉。

想到前兵败江西,(自己)从惶恐滩头撤离的情景,那险恶的激流、严峻的形势,至今还让人惶恐心惊;想到去年五岭坡全军覆没,身陷敌手,如今在浩瀚的零丁洋中,只能悲叹自己的孤苦伶仃。

自古人生在世,谁没有一死呢?为国捐躯,死得其所,(让我)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!

【译文三】

我一生的辛苦遭遇,都开始于一部儒家经书;从率领义军抗击元兵以来,经过了四年的艰苦岁月,

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敌人的侵略下支离破碎,就像狂风吹卷着柳絮零落飘散;

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动荡不安,就像暴雨打击下的浮萍颠簸浮沉。想到前兵败江西,(自己)从惶恐滩头撤离的情景,那险恶的激流、严峻的形势,至今还让人惶恐心惊;

想到去年五岭坡全军覆没,身陷敌手,如今在浩瀚的零丁洋中,只能悲叹自己的孤苦伶仃。

自古人生在世,谁没有一死呢?

为国捐躯,死得其所,(让我)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!

【译文四】

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,

如今战火消协已熬过了四年。

国家危在旦夕恰如风中纷飞的柳絮,

个人身世遭遇好似骤雨里的浮萍。

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,

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。

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?

我要留一片爱国的忠心映照史册。

【译文五】

艰苦的生活经历是从读书做官开始的,

以薄弱的兵力与元军苦战了四年。

大宋江山支离破碎,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,

自己一生时起时落,如同水中被雨打的浮萍。

去年在惶恐滩头诉说心中的惶恐,

而今在零丁洋上慨叹孤苦零丁。

自古以来谁能永远不死,

留下这颗赤诚的心光照史册。

【译文六】

(人教版语文八下第25课翻译

我由于熟读经书,通过科举考试,被朝廷选拔入仕做官。

在频繁的抗元战斗中已度过四年。

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。

我一生坎坷,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,时起时沉。

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,

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。

自古以来,人都不免一死,但死得要有意义,倘若能为国尽忠,死后仍可光照千秋,青史留名。

编辑推荐: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整理

展开阅读全文

篇2:初中文言文‖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《大道之行也》

全文共 510 字

+ 加入清单

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选贤与能,讲信修睦。故人不独亲其亲,不独子其子,使老有所终,壮有所用,幼有所长,矜、寡、孤、独、废疾者皆有所养,男有分,女有归。货恶其弃于地也,不必藏于己;力恶其不出于身也,不必为己。是故谋闭而不兴,盗窃乱贼而不作,故外户而不闭。是谓大同。

(1)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

最好的制度施行的时候,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。

(2)选贤与能,讲信修睦。

选拔推举品德高尚、才能突出的人,讲求诚信,培养和睦氛围。

(3)使老有所终,壮有所用,幼有所长,矜、寡、孤、独、废疾者皆有所养,男有分,女有归。

让老年人能安享晚年,让壮年人能为社会效力,让小孩子能茁壮成长,让老而无妻的人、老而无夫的人、幼而无父的人、老而无子的人、残疾人都得到供养,男子有职守,女子有归宿。

(4)力恶其不出于身也,不必为己。

人们憎恨自己在公共事务中不出力的行为,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。

(5)是故谋闭而不兴,盗窃乱贼而不作,故外户而不闭。

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,劫掠、偷窃、作乱害人的事不会发生,所以大门不用关闭。

注:⑥⑦两篇为课本第22课《礼记》二则,选自《礼记正义》。《礼记》,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,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。两篇都需背诵。

展开阅读全文

篇3:中考语文真题之文言文阅读理解—《论语》

全文共 633 字

+ 加入清单

言志①

论语

颜渊、季路侍②。子曰:“盍③各言尔志?”子路曰:“愿车马、衣轻裘④,与朋友共,敝之而无憾⑤。”颜渊曰:“愿无伐⑥善,无施⑦劳。”子路曰:“愿闻子之志。”子曰:“老者安之,朋友信之,少者怀之。”

【注释】①本文是《论语》一书中《公治长》篇的“颜渊”章,标题系编选者所知。②颜渊、季路:孔子的两个学生,季路即子路。侍:古代后辈陪从在尊长者之旁叫做侍。③盍:何不。④裘:轻暖的皮袄。⑤憾:遗憾。⑥伐:夸耀。⑦施:表白。

10、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()

A.盍各言尔志(助词,无义)B.衣轻裘(名词活用为动词,穿)

C.敝之而无憾(弄坏,使……破旧)D.无施劳(功劳)

【答案】A【解析】在“盍各言尔志”中“尔”是代词“你”的意思

11、下列句子中“之”字的用法,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()

A.属予作文以记之B.愿闻子之志

C.策之不以其道D.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

【答案】B【解析】A、B、C三项中“之”都是代词“它”的意思,而B项中“之”表助词“的”。

第Ⅱ卷:非选择题(共98分,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)

12、请将“老者安之,朋友信之,少者怀之”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。(4分)

译文:

【答案】使老者安详晚年,使朋友信任自己,让年轻的子弟们怀念我。

13、“言为心声”,本篇虽只写了孔子师徒三人的简短对话,却可由此窥见他们不同的心志。请结合文中内容简析其中一个人的性格特点。(2分)

【答案】孔子:仁义子路:重情义颜渊:谦虚忠厚

编辑推荐:中考语文真题之文言文阅读理解整理

展开阅读全文

篇4: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:非所言勿言

全文共 620 字

+ 加入清单

★非所言勿言

非所言勿言,以避其患;非所为勿为,以避其危;非所取勿取,以避其诡①;非所争勿争,以避其声②。明者视于冥冥;智者谋于未形;聪者听于无声;虑者戒于未成。世之溷浊③而我独淸,众人皆醉而我独醒。

(选自《说苑·说丛》)

【注释】①诡:欺诈,奸猾。②声:声望,名声。③溷浊:浑浊。

【译文】

不需你说的你就不要说,从而来避免祸害;不需你做的你就不要做,从而来避免危险;不需你拿的东西你就不要拿,从而来避免欺诈;不需你争取你就不要争取,从而来避免损害名声。眼睛明亮的人能看到昏暗的地方,有智慧的人能在事情没有发生时进行谋划;听力灵敏的人能在无声中听到声音;善于思考的人能在祸患没发生时做好防备。这个世界很浑浊,只有我很清白,所有的人都醉了,只有我还清醒。

【阅读训练】

1.解释:

(1)患(2)冥冥(3)谋(4)戒

2.翻译

聪者听于无声;虑者戒于未成。

3."世之溷浊而我独淸,众人皆醉而我独醒"中的"独清"、"独醒"的具体体现是什么?

【参考答案】

1.(1)祸害,灾难(2)糊涂、愚昧的样子(昏暗的样子)(3)谋划(4)防备,戒备

2.聪明的人,还没有一点声响时就预计到了;会思考的人还没有成功时就做好防备。

(听力灵敏的人能在无声中听到声音;善于思考的人能在祸患没发生时做好防备。)

3.非所言勿言,以避其患;非所为勿为,以避其危;非所取勿取,以避其诡;非所争勿争,以避其声。

【特别说明】

本段中"红色字体"为对原书的"文段"和"参考答案"的修改,敬请读者自察。

展开阅读全文

篇5:精卫填海的翻译 精卫填海文言文的意思翻译

全文共 452 字

+ 加入清单

炎帝有个小女儿,名字叫女娃。有一次,女娃去东海游玩,不小心溺水身亡,再也没有回来,因此(她)化为精卫鸟。经常将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叼到东海,用来填塞东海。

精卫填海》原文

炎帝之少女,名曰女娃。女娃游于东海,溺而不返,故为精卫,常衔西山之木石,以堙于东海。

《精卫填海》的故事启示

一旦下定决心去做一件事情,不要在乎是否成功,最重要的是自己努力过、坚持过,做人做事都应该锲而不舍。

《精卫填海》的故事

太阳神炎帝有一个最喜爱的小女儿名叫女娃。有一天,女娃驾着小船去东海游玩,不幸被海上的风浪淹没在海中,不小心溺水身亡。炎帝很难过,但是却救不活自己的女儿。

女娃不甘心自己就这样死去,她的魂灵化做名叫“精卫”的小鸟,住在北方的发鸠山。精卫每天都飞到西山去衔石子或是树枝,然后飞到东海投入海中,要想把大海填平。

大海嘲笑着精卫的作为,笑她不自量力。可是精卫不在意,她认为只要自己一直努力,就一定会有成功的一天。

就这样,精卫每天都不停地把西山上的石子和树枝衔来投进大海。她就这样往复飞翔,从不休息,直到今天地还在做着这种工作。

展开阅读全文

篇6: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:陆绩怀橘

全文共 714 字

+ 加入清单

陆绩怀橘

陆绩,三国时吴人也。官至太守,精于天文、历法。绩年六,于九江见袁术(当时的大豪强)。术令人出橘食之。绩怀(装到怀里)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坠地。术笑曰:"陆郎作客而怀橘,何为耶?"绩跪对曰:"是橘甘,欲怀而遗(送)母。"术曰:"陆郎幼而知孝,大必成才。"术奇之,后常称说。

1.用"/"划分下边句子节奏。

绩怀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坠地。

2.翻译:是橘甘,欲怀而遗母。

译文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3.请评价"陆绩怀橘"的行为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【参考译文】

124、陆绩怀橘

陆绩是三国时期的吴国人。他的父亲陆康,曾经担任过庐江太守,和袁术关系很好。又精通天文和历法。陆绩六岁时,到九江去拜见袁术。袁术命令下人拿出许多橘子来给陆绩吃。陆绩把三个橘子藏在了胸怀,等到告别的时候,跪着向袁术拜谢。不料这三个橘子从袖子里滚落到地上。

袁术笑着说:"陆绩,你来别人家做客,竟暗地里藏了主人的橘子,这是为什么呢?"陆绩跪在地上,回答道:"这橘子很甜,我想起带几只橘子回去给母亲吃。"袁术说:"陆郎你那么小就知道要孝敬父母,长大后必定是人才。"袁术认为陆绩十分与众不同,后来经常向别人称赞陆绩怀桔的美德。感情到了至真的地方,便不拘小节了,更何况是六岁的陆绩,一个橘子还不忘带给母亲,这真是千古佳文.现在有人在席间在怀里藏果,想逗弄小孩。同样藏到怀里回去,何不把爱子之心变为爱父母之心呢。奇才陆绩,可以作为典范。

【参考答案】

124、1.绩怀三枚/临行拜辞术/而橘坠地。

2.这橘子甘甜,想要装到怀里送给母亲。

3.陆绩小时候就知道孝敬母亲,顾念母亲,难能可贵。

展开阅读全文

篇7:语文文言文强化训练

全文共 496 字

+ 加入清单

201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强化训练22篇

201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强化训练:四面楚歌

201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强化训练:沛公至咸阳

201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强化训练:赵襄子饮酒

201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强化训练:齐欲伐魏

201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强化训练:赵威后问齐使

201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强化训练:千里之马

201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强化训练:南辕北辙

201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强化训练:穿井得人

201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强化训练:老马识途

201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强化训练:赵襄主学御

201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强化训练:永之氓愚之甚

201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强化训练:机逝不再

201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强化训练:卖油翁

201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强化训练:画虎类犬

201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强化训练:为学

201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强化训练:三人成虎

201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强化训练:班军而还

201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强化训练:楚人学舟

201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强化训练:司马光好学

201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强化训练:范仲淹有志于天下

201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强化训练:以学自损,不如无学

201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强化训练:画皆以人重

展开阅读全文

篇8: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:王充博览

全文共 365 字

+ 加入清单

★王充博览

王充少孤,乡里称孝。后到京师,受业太学,师事扶风班彪。好博览而不守章句。家贫无书,常游洛阳市肆,阅所卖书,一见辄能诵忆。日久,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。

【译文】

王充少年时死了父亲,家乡人都赞扬他很孝敬。后来到了京城,在太学学习从业的本领,拜扶风班彪为师。王充爱好广泛,浏览而不拘泥于某些段落和句子。他家穷没有书,经常去逛洛阳街上的书店,浏览人家所卖的书,看一遍就能背诵。天长日久,于是(他)广泛地弄通了众多流派的学说。

【阅读训练】

1.解释句中加点词语

(1)乡里称孝(2)师事扶风班彪(3)一见辄能诵忆(4)遂博

2.翻译

家贫无书,常游洛阳市肆

3.上文中"百家之言"中的"百家"是指什么?

【参考答案】

1.(1)赞扬(2)以……为师(3)就(4)就2.略

3.指诸子百家的著作,如《老子》、《孟子》、《庄子》、《韩非子》、《荀子》等。

展开阅读全文

篇9: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:更渡一遭

全文共 594 字

+ 加入清单

★★更渡一遭①

昔有人得一鳖,欲烹而食之,不忍当②杀生之名,乃炽火③使釜水百沸,横筱④为桥,与鳖约曰:"能渡此则活汝。"鳖知主人以计取之,勉力⑤爬沙⑥,仅能一渡。主人曰:"汝能渡桥,甚善!更为渡一遭,我欲观之。"

(选自岳珂《桯史》)

【注释】

①更渡一遭,更:再,重复。一遭:一次。②当:担当,承担。③炽火:把炉火烧的很旺的意思。④筱:细竹子。⑤勉励爬沙:勉励:努力,尽力。⑥爬沙:螃蟹行走叫爬沙。

【文言知识】

动词的使动用法。古汉语的使动用法就是谓语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一种用法,它有两个特点:一是谓语是陈述宾语的,二是受陈述的宾语是受主语支配的。文中的"能渡此则活汝"一句的"活"便是典型的使动用法,意为"使…活下去"。

【译文】

从前有一个人得到一只甲鱼,想要煮了吃掉它,但不能容忍担当杀生的名声,于是把炉火烧得很旺,让锅里的水鼎沸,(在锅上)横架一根细竹子作为桥,与甲鱼约定说:"你能够渡过这桥,我就让你活下去。"甲鱼知道主人用计谋来夺取它,它就努力爬行,只能爬过一次。主人说:"你能渡过桥,太好了!再为(我)渡过一次,我想要观赏它。"

【阅读训练】

1.解释:

(1)得(2)食(3)名

2.翻译:

(1)乃炽火使釜水百沸,横筱为桥。

(2)能渡此则活汝。

3.鳖明知主人以计取之,却还要勉力爬沙,是因为什么?

【参考答案】

1.(1)抓到(2)吃(3)名声

3.它尚未识破主人言而无信、又装腔作势的真面目。

展开阅读全文

篇10:塞翁失马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塞翁失马古文翻译

全文共 652 字

+ 加入清单

靠近边境一带居住的人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。有一次,他们家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。邻居都前来慰问他,那个老人却说:“这怎么就不能是一件好事呢?”几个月后,那匹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。邻居都前来祝贺他们一家,那个老人说:“这怎么就不能是一件坏事呢?”他家中有很多好马,他的儿子喜欢骑马,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得大腿骨折。大家都前来安慰他们一家,那个老人说:“这怎么就不能是一件好事呢?”过了一年,胡人大举入侵边境一带,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作战。靠近边境一带的人,绝大部分都死了。唯独这个人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,父子得以保全生命。

注释

塞上:长城一带。塞,边塞。

善术者:精通术数的人。善:擅长。术,术数,推测人事吉凶祸福的法术,如看相,占卜,算命等。

胡:指胡人居住的地方

故:缘故。

亡:逃跑。

吊:对其不幸表示安慰。

何遽:怎么就,表示反问。

居:过了。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前面,指经过的时间。

将:带领。

为:是。

富:很多。

好:喜欢。

堕:掉下来。

髀:大腿骨。

大:大举。

引弦:拿起武器。

近塞:靠近长城边境。

十九:十分之九;指绝大部分。

跛:名词,指腿脚不好,走路失去平衡,一拐一拐的;瘸腿。

保:保全。

化:变化。

极:尽。

《塞翁失马》原文

近塞上之人,有善术者,马无故亡而入胡。人皆吊之,其父曰:“此何遽不为福乎?”居数月,其马将胡骏马而归。人皆贺之,其父曰:“此何遽不能为祸乎?”家富良马,其子好骑,堕而折其髀。人皆吊之,其父曰:“此何遽不为福乎?”居一年,胡人大入塞,丁壮者引弦而战。近塞之人,死者十九。此独以跛之故,父子相保。

展开阅读全文

篇11:语文文言文翻译——《泊秦淮》

全文共 1385 字

+ 加入清单

原文:

烟笼寒水月笼沙,

泊秦淮近酒家。

商女不知亡国恨,

隔江犹唱后庭花。

译文:

秦淮河上的秋水荡漾,暮霭象轻纱般的舒卷飞翔。

秋水披一身迷人的烟雾,两岸金沙随夜色沉入溶溶的月光。

我在停泊的小船上静静眺望,对岸酒家的灯火一片辉煌。

歌女如春,“游客”颠狂,《后庭花》的歌声弥漫江上,可有谁想到了国破家亡?

杜牧《泊秦淮》诗歌鉴赏

泊秦淮

杜牧

烟笼寒水月笼沙,夜泊秦淮近酒家。

商女不知亡国恨,隔江犹唱《后庭花》。

建康是六朝都城,秦淮河穿过城中流入长江,两岸酒家林立,是当时豪门贵族、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场所。唐王朝的都城虽不在建康,然而秦淮河两岸的景象却一如既往。

有人说作诗“发句好尤难得”(严羽《沧浪诗话》)。这首诗中的第一句就是不同凡响的,那两个“笼”字就很引人注目。烟、水、月、沙四者,被两个“笼”字和谐地溶合在一起,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。它是那么柔和幽静,而又隐含着微微浮动流走的意态,笔墨是那样轻淡,可那迷蒙冷寂的气氛又是那么浓。首句中的“月、水”,和第二句的“夜泊秦淮”是相关联的,所以读完第一句,再读“夜泊秦淮近酒家”,就显得很自然。但如果就诗人的活动来讲,该是先有“夜泊秦淮”,方能见到“烟笼寒水月笼沙”的景色,不过要真的掉过来一读,反而会觉得平板无味了。现在这种写法的好处是:首先它创造出一个很具有特色的环境气氛,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力,造成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,这是很符合艺术表现的要求的。其次,一、二句这么处理,就很象一幅画的画面和题字的关系。平常人们欣赏一幅画,往往是先注目于那精彩的画面(这就犹如“烟笼寒水月笼沙”),然后再去看那边角的题字(这便是“夜泊秦淮”)。所以诗人这样写也是颇合人们艺术欣赏的习惯。

“夜泊秦淮近酒家”,看似平平,却很值得玩味。这句诗内里的逻辑关系是很强的。由于“夜泊秦淮”才“近酒家”。然而,前四个字又为上一句的景色点出时间、地点,使之更具有个性,更具有典型意义,同时也照应了诗题;后三个字又为下文打开了道路,由于“近酒家”,才引出“商女”、“亡国恨”、“后庭花”,也由此才触动了诗人的情怀。因此,从诗的发展和情感的抒发来看,这“近酒家”三个字,就象启动了闸门,那江河之水便汩汩而出,滔滔不绝。这七个字承上启下,网络全篇,诗人构思的细密、精巧,于此可见。

商女,是侍候他人的歌女。她们唱什么是由听者的趣味而定,可见诗说“商女不知亡国恨”,乃是一种曲笔,真正“不知亡国恨”的是那座中的欣赏者—封建贵族、官僚、豪绅。《后庭花》,即《玉树后庭花》,据说是南朝荒淫误国的陈后主所制的乐曲,这靡靡之音,早已使陈朝寿终正寝了。可是,如今又有人在这衰世之年,不以国事为怀,反用这种亡国之音来寻欢作乐,这怎能不使诗人产生历史又将重演的隐忧呢!“隔江”二字,承上“亡国恨”故事而来,指当年隋兵陈师江北,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,而陈后主依然沉湎声色。“犹唱”二字,微妙而自然地把历史、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串成一线,意味深长。“商女不知亡国恨,隔江犹唱《后庭花》”,于婉曲轻利的风调之中,表现出辛辣的讽刺,深沉的悲痛,无限的感慨,堪称“绝唱”。这两句表达了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,又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、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,而这正是衰败的晚唐现实生活中两个不同侧面的写照。

编辑推荐: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整理

展开阅读全文

篇12:文言文:《河中石兽》重点字词解释

全文共 1058 字

+ 加入清单

一、重点字词解释

临:靠近。

河干:河岸。

圮:倒塌。

于:到。

并:一起。

焉:相当于“于之”,在那里。

阅:经过,经历。

岁:年。

求:寻找。

竟:终了,最后。

以为:认为。

下:动词,流到下游。

棹:划(船)。

曳:拖。

迹:踪迹。

物理:事物的道理、规律。

是非:这不是。

为:被。

确论:正确的言论。

啮:咬,这里是侵蚀、冲刷的意思。

激:冲。

如是:像这样。

已:停止。

反:反而。

溯流:逆流。

固:本来。

如:按照。

其一:表面现象。

其二:根本道理。

据理:根据某个道理。

臆断:主观地判断。

欤:吗。

二、重点句子翻译

1.尔辈不能究物理。

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。

2.是非木杮,岂能为暴涨携之去?

这不是木片,怎么能被暴涨的大水带走呢?

3.湮于沙上,渐沉渐深耳。

(石兽)埋没在沙层上,越沉越深罢了。

4.沿河求之,不亦颠乎?

顺着河流(即下游)寻找石兽,不是很疯狂吗?

5.众服为确论。

大家很信服,认为是正确的言论。

6.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。

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击(石前的)沙子,形成坑洞。

7.求之下流,固颠;求之地中,不更颠乎?

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,本来就疯狂;在原地深处寻找它,不是更疯狂吗?

8.然则天下之事,但知其一,不知其二者多矣,可据理臆断欤?

既然这样,那么天下的事,只知道表面现象,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有很多啊,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?

三、课文分析

1.比较三人各自的性格特征。

寺僧:“阅十余岁”“募金重修”“求二石兽于水中”,说明寺僧毅力坚定而经验不足。

讲学家: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,自视清高而骄傲自满,轻视他人。

老河兵:有实际经验,沾沾自喜。

2.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,而寺僧与讲学家都错了呢?

寺僧:只考虑了流水,没有考虑石兽、泥沙的关系。

讲学家: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,忽略了流水。

老河兵:既有理论又有实践,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。

3.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?

告诉人们凡事要全面具体分析,不可主观臆断。

原句:然则天下之事,但知其一,不知其二者多矣,可据理臆断欤?

解释: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,我们不能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,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,而要根据实践情况作出判断。

4.试分析讲学家与老河兵“笑”的含义。

讲学家的“笑”,是嘲笑“顺流而下”去寻找石兽的做法,说明讲学家自以为是,空有理论,是可笑的。

老河兵的“笑”,是嘲笑讲学家的认识错误,众人糊涂,轻信讲学家的说法,说明老河兵阅历深广,有实践经验。

5.老河兵比讲学家高明的原因是什么?

根据实践经验,联系水流、泥沙与石兽三者关系综合判断,得出结论。

展开阅读全文

篇13:文言文重点篇目考点:《醉翁亭记》

全文共 1032 字

+ 加入清单

1、用自己的话说出醉翁亭在滁州的详细地理位置。(4分)

答案:①在滁州西南方向的琅琊山;②沿山行六七里处的酿泉之上。(共4分。共两个要点,每个要点2分)

2.“醉翁之意不在酒”现在常用来表示什么?

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。

3、从选文看,太守醉并非因酒而起,而是由于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

美丽的山间景色,百姓安定富足的生活。

4、选文第二段写了山间的朝暮四时之景,其中写春夏秋冬及早晚景的句子是:

5、第二段写了什么景色?

写了登山所见的山景朝暮四季变化之景写景突出其秀美多变

6、读了上文,你认为太守欧阳修“醉”的原因有哪些?(4分)

不胜酒力;与民同乐;陶醉山水;自得之意。(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满分。)

7.太守为什么“醉”呢?请用自己的话概括。(2分)

太守陶醉于四季山水景色之美;陶醉于太平盛世,政治清明。(为山水之景而醉,为滁人欢乐而醉,为宴会的丰盛而醉,为宴会中宾客的欢乐而醉)(2分)

8、选文②写到了“滁人游”等四种情况。请从原文中找出最能概括其它三种情况,且与“滁人游”结构形式相同的短语,依次写在下面的横线上:①滁人游②③④

②太守宴③众宾欢④太守醉(3分

9、“乐亦无穷”在选文第1段中指何而言?

朝暮四时游玩之乐

10、“前者呼,后者应,伛偻提携,往来而不绝”描写的是滁人出游的场面。通过这个场面,你能感受到什么?(2分)

围绕“滁州百姓生活安乐,太平,富足;太守治理有方”回答即可。

11.文中不仅写了太守与众宾客的游乐,还写了滁人的游乐。这样写有什么作用?(2分)

为下文写太守乐作铺垫,反映欧阳修治理有方,这里政通人和,人民安居乐业。

12.文中极力渲染了一个“乐”字,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?(3分)

答:写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思想。

13、欧阳修寄情山水,诗酒山林,除享受山水之乐外,还具有怎样的深意?(2分)

围绕“与民同乐”回答即可。

14、欧阳修尽管被贬滁州,仍能有所作为。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,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。(3分)

围绕“在逆境中仍保持旷达的胸襟,不计较得失,积极乐观”回答即可。

15、本文是一篇寓情于景的山水游记,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?(4分)

体现了作者寄情山奈水,与民同乐的思想。

16、“醉翁之意不在酒,在乎山水之间也”,醉翁之意仅在于山水之间吗?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。(3分)

答:醉翁之意不仅在于山水之间,还在于宴酣之乐、乐人之乐。或:醉翁之意不仅在于山水之间,还在于与民同乐。

编辑推荐:初中文言文重点篇目考点整理

展开阅读全文

篇14:语文文言文强化训练:赵襄子饮酒

全文共 874 字

+ 加入清单

赵襄子饮酒

赵襄子①饮酒,五日五夜不废酒②,谓侍者曰:"我诚邦士也,夫饮酒五日五夜矣③,而殊不④病!"优莫曰:"君勉之!不及纣二日耳!纣七日七夜,今君五日."襄子惧,谓优莫曰:"然则⑤吾亡乎"优莫曰:"不亡."襄子曰:"不及纣二日耳,不亡何待"优莫曰:"桀纣之亡也,遇汤武,今天下尽桀也,而君纣也,桀纣并世,焉能相亡⑥!然亦殆矣!"

导读:赵襄子日夜饮酒不止,还不知醒悟,优莫将其与殷纣相比,使赵襄子霍然顿悟,优莫可谓善于劝谏的了.

注释:①赵襄子:名无恤,春秋末年晋国大夫.②废酒:停止饮酒.③矣:语气词,了,表示已经实现的事情.④殊:副词,很,极.殊不,意思是,一点也不.⑤然则:(既然)如此,那么.⑥焉:疑问代词,怎么,哪里.相亡:一块儿灭亡.

精练

一,解释加点的词

1.我诚邦士也()2.君勉之!不及纣二日耳()()

3.今天下尽桀也()4.不亡何待()

二,选文"然亦殆矣!"中"殆"的意思是______,我们还学过,_____,百战不殆.

三,翻译

1.夫饮酒五日五夜矣,而殊不病!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2.不及纣二日耳,不亡何待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四,优莫把赵襄子饮酒五日同纣的行为作_______,语意深长.

参考答案及译文

赵襄子饮酒

赵襄子喝酒,五天五夜没停止,对侍从说:"我真是国家的杰出人才呀,喝了五天五夜的酒,居然一点也不疲劳."优莫说:"君主您多努力呀!比纣还差两天罢了!纣喝酒取乐达七天七夜,现在您已经持续五天了."襄子害怕了,对优莫说:"既然如此,那么我也要灭亡了吧"优莫说:"不会灭亡."襄子说:"比纣就差两天罢了,不灭亡,还等什么呢"优莫说:"桀纣之所以灭亡,是因为遇上了汤武,现在天下都是桀一样的人,而您是纣一样的人.桀与纣并存世上,哪能一同灭亡呢不过,也危险了!"

一,1.确实2.尽力,努力比不上3.全,都4.等待什么(其中"何"为疑问代词,什么)

二,危险知己知彼

三,1.喝了五天五夜的酒,居然一点也不疲劳.2.比纣就差两天罢了,不灭亡还等什么呢

四,对比

展开阅读全文

篇15: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:与长子受之

全文共 1139 字

+ 加入清单

长子受之

盖汝好学,在家足可读书作文,讲明义理①,不待远离膝下②,千里从师。汝既不能如此,即是自不好学,已无可望之理。然今遣汝者,恐你在家汩③于俗务,不得专意。又父子之间,不欲昼夜督责。及无朋友闻见,故令汝一行。汝若到彼,能奋然勇为,力改故习,一味勤谨,则吾犹可望。不然,则徒劳费。只与在家一般,他日归来,又只是伎俩④人物,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⑤故旧耶?念之!念之!"夙兴夜寐,无忝尔⑥所生!"在此一行,千万努力。

导读:朱熹教子珍惜学习机会,对儿子的良苦用心清楚可见;语重心长,发人深醒。

注释:①义理:指讲求经义、探究名理的学问。②膝下:借指父母。③汩(g):搅乱,扰乱。④伎俩:原指不正当的手段,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。⑤乡党:乡里、家乡的人。⑥无忝(tin):不要辱没。忝,辱。

精练:

一、解释加点的词

1.在家足可读书作文()2.汝既不能如此()3.然今遣汝者()4.汝若到彼()5.则吾犹可望()6.不然,则徒劳费()

二、辨析下列短语中的"故"字,选出正确的意义

A.所以,因此B.故意C.老朋友D.旧有的,原来的

1.力改故习()2.故令汝一行()

3.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故旧耶()4.故弄玄虚()

三、写出"然今遣汝"的原因。(用文中原句回答)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四、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()

A.劝戒儿子珍惜时间,不要虚度人生。

B.批评儿子不求上进,学业无成。

C.希望儿子改掉旧习,发愤学习,有所作为。

D.想让儿子摆脱家庭,改变学习环境。

五、文中"奋然勇为"之义为________________。

【参考译文和答案】

106.与长子受之

如果你努力学习,在家里也完全可以读书写文章,弄明白言论或文章的内容和道理,用不着远离父母,千里迢迢地去跟从老师学习。你既然不能这样,就是自己不好学,也不能指望你懂得这个道理。但是现在让你出外从师的原因,是担心你在家里为俗务所缠身,不能专心读书学习。同时,父子之间,我也不希望日夜督促责备你。再者,在家里也没有朋友和你一起探讨,增长见识,所以要让你出去走一走。如果你到了老师那里,能够奋发图强,有所作为,努力改掉旧的习气,始终勤勉谨慎,那么我对你还是抱有希望的。不这样的话,就白费精力。如果和在家里一样,哪一天回来,又只是不务正业的人,不知道你还有什么脸面再见父母亲戚和乡里老朋友呢?可要好好地想一想啊!想一想啊!"早起晚睡,不辱没你这一生!"这一次离家从师,千万要努力。

一、1.足够、充分2.既然3.打发,让……走4.从师的地方5.希望.6.这样

二、1.D2.A3.C4.B

三、恐你在家汩于俗务,不得专意;又父子之间,不欲昼夜督责;及无朋友闻见。

四、C

五、奋发图强,有所作为。

展开阅读全文

篇16:徐孺子妙答译文 《徐儒子妙答》文言文翻译

全文共 454 字

+ 加入清单

孺子九岁的时候,有一次他在月光下玩耍,有个人对他说:“如果月亮里面什么也没有,会变得更加明亮吧?”徐孺子说:“不是这样。好比人的睛睛里有瞳孔,如果没有这个,一定看不见。”

《徐孺子妙答》原文

徐孺子年九岁,尝月下戏,人语之曰:“若令月中无物,当极明邪?”徐曰:“不然。譬如人眼中有瞳子,无此,必不明。”

徐孺子简介

徐孺子,名稚,字孺子,东汉豫章南昌县(今江西南昌)人。东汉时期名士,人们称他为“南州高士”。曾屡次被朝廷及地方征召,终未出仕。汉灵帝初年,徐稺逝世,享年七十二岁。徐稺因其“恭俭义让,淡泊明志”的处世哲学受到世人推崇,人们认为他是“人杰”的典范和楷模。

《解字劝邻人》典故

徐孺子十一岁的时候,与太原人郭泰交游往来。一次,郭泰邀请徐孺子到家中,郭家的院子里面有一棵很大的树,正准备砍伐掉,郭泰说:“建造的宅院,正像一个大方口字一样,这‘口’中有‘木’,是个‘困’字,大不吉祥。”徐孺子答道:“建造宅院的方法,都正像一个大方口一样,可这‘口’中有‘人’,与‘囚’字有什么不同?”郭林宗对徐孺子的话无法诘难。

展开阅读全文

篇17:地震文言文翻译 地震文言文翻译是什么

全文共 633 字

+ 加入清单

在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戍刻,发生大地震。那时,我在稷下做客,与我的表兄李笃之在灯下饮酒。突然听到一声雷鸣般的声音,从东南方向传来,滚向西北方向。所有的人都吓了一跳,不知道是什么原因。不久,他看到桌子摇晃起来,酒杯翻了;屋梁上的房柱发出咔咔的断裂声。大家都惊呆了,面面相觑。经过很长时间,才醒悟原来是一场地震,急忙跑出房子。看见屋外那幢楼,一会儿斜倒在地上,一会儿又竖了起来;墙倒屋塌的声音,混合着小孩哭声,一片沸腾,震耳欲聋。人们晕眩得无法站立,只能坐在地上,与地面一起颠簸。河在岸上翻腾了一丈多远;鸡叫狗叫,城里一片混乱。一天之后,又有一点平静的时间。又望望街上,男女赤身裸体地聚在一起,争相谈论刚才的事,全都忘记了穿衣服。

不久,听说这次地震时,某处有口井筒倾斜,无法再打水了;某房屋楼台北向倾斜;栖霞山裂开了道缝;沂水陷落一处有几亩地的洞穴。这种奇特的大灾难真是罕见啊!

原文:《地震》清代:蒲松龄

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,地大震。余适客稷下,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。忽闻有声如雷,自东南来,向西北去。众骇异,不解其故。俄而几案摆簸,酒杯倾覆;屋梁椽柱,错折有声。相顾失色。久之,方知地震,各疾趋出。见楼阁房舍,仆而复起;墙倾屋塌之声,与儿啼女号,喧如鼎沸。

人眩晕不能立,坐地上,随地转侧。河水倾泼丈余,鸡鸣犬吠满城中。逾一时许,始稍定。视街上,则男女裸聚,竞相告语,并忘其未衣也。后闻某处井倾仄,不可汲;某家楼台南北易向;栖霞山裂;沂水陷穴,广数亩。此真非常之奇变也。

展开阅读全文

篇18: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:盲人识日

全文共 881 字

+ 加入清单

盲人识日

生而眇者不识日,问之有目者。或告之曰:"日之状如铜盘。"扣盘而得其声。他日闻钟,以为日也。或告之曰:"日之光如烛。"扪烛而得其形。他日揣籥,以为日也。日之与钟、籥亦远矣,而眇者不知其异,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。道之难见也甚于日,而人之未达也,无以异于眇。达者告之,虽有巧譬善导,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。自盘而至钟,自烛而至籥,转而相之,岂有既乎?

导读:要想了解某种事物,一定要接触它、观察它,通过实践了解它。单凭道听途说,走马观花,只能是一知半解。

精练

一、解释加点的词

1.生而眇者不识日()2.他日揣籥,以为日也()

3.而人之未达也()4.扪烛而得其形()

二、翻译

1.虽有巧譬善导,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2.自盘而至钟,自烛而至籥,转而相之,岂有既乎?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三、"盲人识日"的错误在哪里?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【参考译文和答案】

90.盲人识日

一生下就眼瞎的人不知太阳是什么样子,便去询问有眼睛视力的人。有人告诉他说:"太阳的形状像铜盘。"盲人敲了一下铜盘,听到了铜盘的响声。有一天他听见钟声,以为那就是太阳。又有人告诉他:"太阳的光亮像蜡烛。"盲人摸了摸蜡烛,感知了它的形状。有一天他摸到短笛,以为那就是太阳。太阳与钟、短笛相差太远了,而盲人不知道它们的不同,因为他未曾见过而只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。事物的道比太阳还要难以发现,而人没有洞晓,那么与瞎子没有什么两样。通达道的人告诉他,即使有巧妙的譬喻、好的引导,也超不过盘和烛的比喻。从盘到钟,从烛到短笛,辗转推求下去,还会有终结吗?

一、l.眼瞎2.古代乐器,形状像笛3.洞晓4.用手摸

二、l.即使有巧妙的譬喻,好的诱导,也超不过盘和烛的比喻。2.从盘到钟,从蜡烛到短笛,辗转推求下去,还会有终结吗?

三、只了解事物的局部,甚或是皮毛。它告诫我们,单凭道听途说或者走马观花,至多不过是一知半解;要真正了解事物,一定要接触它、观察它,亲自实践。

展开阅读全文

篇19:富贵不能移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文言文翻译 富贵不能移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文言文出自

全文共 624 字

+ 加入清单

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”的意思是:富贵不能迷惑他,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意志,为强权逼迫时也不屈服。“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”出自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,是孟子提出的大丈夫之道。

富贵不能淫的原文

“富贵不能淫”出自《孟子·滕文公》,原文节选如下:

景春曰:“公孙衍、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?一怒而诸侯惧,安居而天下熄。”

孟子曰:“是焉得为大丈夫乎?子未学礼乎?丈夫之冠也,父命之;女子之嫁也,母命之,往送之门,戒之曰:‘往之女家,必敬必戒,无违夫子!’以顺为正者,妾妇之道也。居天下之广居,立天下之正位,行天下之大道。得志,与民由之;不得志,独行其道。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谓大丈夫。”

译文

景春说:“公孙衍、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、作为的大丈夫吗?他们一发怒,连诸侯都害怕,他们安静下来,天下就太平无事。”

孟子说:“这哪里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?你没有学过礼吗?男子行加冠礼时,父亲给予训导;女子出嫁时,母亲给予训导,送她到门口,告诫她说:‘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,一定要恭敬,一定要谨慎,不要违背你的丈夫!’以顺从为做人原则的,是妾妇之道。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‘仁’里,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‘礼’上,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‘义’上。能实现理想时,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;不能实现理想时,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。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,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,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,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大丈夫。”

展开阅读全文

篇20:语文文言文强化训练:南辕北辙

全文共 613 字

+ 加入清单

南辕北辙

今者臣来,见人于大行,方北面而持其驾①,告臣曰:"我欲之②楚."臣曰:"君之楚,将奚为北面"曰:"吾马良!"臣曰:"马虽良,此非楚之路也."曰:"吾用③多!"臣曰:"用虽多,此非楚之路也."曰:"吾御者④善!"此数者愈善,而离楚愈远耳.

导读:成语"南辕北辙"可谓人人皆知,如果行动和目的相反的话,所得结果也只能是背道而驰.

注释:①持其驾:拿着缰绳,驾着他的车子.②之:动词,往,到.③用:资用,即路费.④御者:驾车的仆夫.

精练

一,解释加点的词

1.我欲之楚()2.将奚为北面()3.吾马良()4.此数者愈善()

二,翻译

1.马虽良,此非楚之路也.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2.此数者愈善,而离楚愈远耳.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三,成语______出自本文,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.

参考答案及译文

南辕北辙

刚才我来时,在大路上碰见一个人,脸朝北方手里拿着缰绳,驾着车,告诉我说:"我想到楚国去."我说:"您往楚国去,为什么要朝北走呢"他说:"我的马好!"我说:"马虽然好,这不是通向楚国的路啊."他说:"我的路费多!"我说:"路费虽然多,这不是通向楚国的路啊."他说:"我的车夫能干!"这些条件越好,离楚国就越远了.

一,1.想要2.何,什么3.良好4.越

二,1.马虽然好,这不是通向楚国的路啊.2.这些条件越好,却离楚国就越远罢了.

三,南辕北辙行动和目的相反

展开阅读全文